不似初春時乍暖還寒;
不似盛夏般驕陽似火;
在春末與夏初之間,
“暖心小天使”將“反哺之愛”播撒人間;
“小美容師”用綠色行動扮靚古運河;
“大管家”助留守兒童快樂成長;
“水晶少年”心懷玲瓏剔透心信守約定!
瞧,2019年5月份“新時代江蘇好少年”翩然而至!
媽媽的“暖心小天使”
李仁志,男,2005年10月出生,無錫外國語學校初一(12)班學生。李仁志的父親因為工作常年遠在新疆,只有他和做外賣員的媽媽生活在無錫。生活的艱辛與磨礪,讓這個14歲的少年比同齡的孩子有著不一樣的成熟與豁達。在家里,他深知媽媽起早貪黑、日夜奔波,撐起一個家的辛勞,不但能自己照顧好自己,還主動承擔家務為媽媽分憂。每逢節假日或者媽媽身體不適,他安排好學習便成為“小跟班”,陪媽媽走街串巷、背包送餐,展現出“小男子漢”的責任與擔當。在學校,他成績優異、關愛同伴,對班里受傷同學殷切陪護、悉心照料,是校園內相助互愛的好榜樣。2018年12月,《少年說》節目走進無錫外國語學校,李仁志的故事以及現場他對媽媽的溫情告白,感動了無數師生及網友。
古運河“小美容師”
黃瀚霆,男,2007年3月出生,常州局前街小學六年級(5)班學生。黃瀚霆住在常州母親河——古運河旁邊,作為常州皮劃艇協會里年齡最小的會員,從五年級開始,便每周和爸爸在南港碼頭訓練劃艇,因為近距離的接觸,看見河面上漂浮著不少的生活垃圾,“母親河變臟了”這個念頭始終縈繞在他的腦海里。他找來小時候逮龍蝦的大網兜,帶上黑色垃圾袋,當起了古運河的“美容師”。他的小善舉,啟發和帶動了協會500多人加入到清潔母親河的行動中。去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他的小善舉獲得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的點贊,在我省1000多家環保公益組織中脫穎而出,成為常州民間保護運河的唯一典型案例,入選我省環保紀錄片《我們的清水夢》。今年5月,黃瀚霆古運河“小美容師”的事跡還《中國少年報》在頭條宣傳報道。
留守兒童們的“大管家”
高子航,男,2005年2月出生,徐州市賈汪區紫莊中學八(4)班學生。他品學兼優、陽光開朗,是學校“留守兒童自助聯盟”主席。為發揮好聯盟“情感紐帶”的橋梁作用,他以年級組和自然村為單位將聯盟分為9個幫扶小組,再將小組內的成員們分成兩兩組合的“幫扶對子”,“對子”成員無論在校在家都要互幫互助,彼此幫扶不可間斷。在他的帶領下,“留守兒童自助聯盟”儼然成了一個大家庭,小伙伴們在生活上、學習上遇到問題,都會互相關心、鼓勵和幫忙。他還牽頭組織策劃了“文明交通志愿行”“家鄉水源質量調查”“綠色行動”等社會實踐活動,帶動越來越多的留守兒童在參與活動中感受快樂、共同成長。
熱心助人的“水晶少年”
許栩,男,2008年1月出生,東??h實驗小學和平路校區五(7)班學生。5歲那年,年幼的他便懵懂的知道了鄰居徐奶奶一家生活困難,經常撿垃圾廢品貼補生活,便和父母約定要力所能及地幫助徐奶奶一家。他細心收集小伙伴們玩壞的玩具、喝完的飲料瓶,家中的空紙箱、廢舊報紙等,及時整理好送給徐奶奶,即便有時在外喝瓶裝水,他也把空瓶帶回家收好。在他的影響帶動下,眾多親戚也紛紛加入“幫扶小分隊”。他還義務擔任了徐奶奶孫女的“課外輔導員”,經常幫她解決學習上的困難。他樂于助人的事跡很平凡,卻也不平凡。平凡是因為他用凡人善舉只幫助了一家人,不平凡是因為他堅持了6年時間,在2000多個日子,以一雙稚嫩的雙手踐行了一個“愛心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