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12-14
10:44
來源
南通日報
12月4日國家憲法日當天,市總工會在南通中央商務區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戶外勞動者愛心服務站舉辦了一場工會小站課堂暨憲法宣傳進基層活動,為快遞、外賣等新業態勞動者送上豐盛的“法治早餐”。
只有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才能更有效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為新業態勞動者補上法治教育課,讓他們學會理性維權是根本。這部分勞動群體往往面臨“就業無門檻、有勞動無單位、有傷殘無工傷、有風險無保險”的困境,日夜接單、風雨無阻成為工作常態,職業風險高、勞動強度大、保障水平低、合法權益難維護是其職業特點。權威部門的調查顯示,降低勞動安全風險已成為新業態勞動者反映最迫切、最期待解決的問題。對于新業態勞動者自身而言,一要嚴格遵章守紀,二要加強勞動法律法規方面的學習,三要學會理性維權。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只有拿起法律武器,才能維護好自己的合法權益。
為新業態勞動者構建權益“防護網”,是補上法治教育課的基本內容,政府部門對此要大有作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首次明確平臺責任、報酬、休息、職業傷害保障等多個焦點問題,破解平臺經濟用工與傳統法律法規不相適應的問題,將新業態勞動者納入勞動保障基本公共服務范圍,讓他們享有公平就業、休息、培訓等基本權利。因此,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的積極作用,通過出臺相關政策,指導新業態企業規范用工管理。首先,要拓展“三新”領域就業群體的入會渠道,持續開展快遞員、網約送餐員等“八大群體”入會行動,把廣大新業態勞動者吸納到工會組織中,讓他們有歸屬感。其次,要以片或組為單位,利用工作間隙開展學習交流,指導新業態勞動者學法守法用法,做遵章守紀的有心人。再次,采用生動活潑的形式,實現開展普法活動常態化,引導新業態勞動者強化法治意識。此外,積極推動新業態企業制定勞動定額指導標準,與新業態勞動者就勞動報酬、支付周期、休息休假和職業安全保障等事項開展集體協商,構建多層次社會保險體系,才能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有力的保障。
(戴衛民 陳命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