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2-26
14:22
來源
南莫鎮
唐莊村:巧手做燈籠 歡喜過元宵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為增強未成年人對中華傳統文化及民間習俗的認同感和自豪感,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2月23日,唐莊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村關工委、村婦聯在農家書屋開展“巧手做燈籠 歡喜過元宵”主題文化活動。
活動中,文化志愿者首先向孩子們介紹了元宵節的由來和習俗,并耐心講解了元宵燈籠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項,并進行一對一指導,孩子們興致勃勃地打開手工制作燈籠的材料包,按照折痕和插孔進行拼裝,嵌入發光的小燈泡。不一會兒,一盞盞造型美觀、新穎別致的小燈籠就制作完成了,孩子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驕傲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創作成果。
此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了解到了更多的傳統文化知識,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在快樂的氛圍中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柴垛村:慶元宵 包湯圓
團團圓圓包湯圓,甜甜蜜蜜親子樂,為使小朋友們感受元宵節氛圍,體驗元宵習俗、感受元宵快樂,在元宵佳節來臨之際,柴垛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村關工委組織開展了“慶元宵 包湯圓”親子主題活動。
活動開始前,志愿者楊亦凡講解了包湯圓制作的步驟。孩子們在認真聽取授課后,便迫不及待地動起手來。雖然一開始有的孩子不大會弄,衣服、臉上都沾滿了糯米粉,但在志愿者和家長的指導下,大家的動作很快就熟練起來。經過一小時的努力,一只只湯圓終于成型了。雖然湯圓大小不一,形狀各異,但大家看著自己的作品,臉上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現場參加活動的姜女士帶著9歲的女兒一起包湯圓,她認為這種活動可以讓孩子們切實地感受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大家歡聚一堂,共度佳節。
興南村:花燈錦繡 禧滿元宵
元宵節是一個承載著濃厚文化底蘊的節日,如同一幅流光溢彩的畫卷,而燈籠便是這幅畫卷上最璀璨的星辰,燈籠的制作不僅僅是一門技藝,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為了深入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豐富節日氛圍,2月23日,南莫鎮興南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興南村農家書屋、興南村關工委、興南村婦聯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花燈錦繡 禧滿元宵”文明實踐活動。
活動中,志愿者先為小朋友們講解元宵節的來歷,使小朋友們了解中華傳統文化。再向小朋友們講解了燈籠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項,小朋友們一邊認真聆聽,一邊拿起準備好的材料包,自己動手做起來。志愿者、家長和孩子們一起研究,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努力,一個個具有中華民族傳統特色的古風燈籠制作完成了,看著自己制作完成的燈籠,孩子們喜笑顏開,爭相展示自己的作品。
此次的活動,鍛煉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也讓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傳承,為元宵節增添了喜慶的氣氛,共同營造吉祥的濃厚節日氛圍。
嚴馬村:團圓喜樂慶元宵 共度佳節樂無邊
嚴馬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在元宵節之際,組織了一場以“團圓喜樂慶元宵,共度佳節樂無邊”為主題的文藝演出,為村民們帶來了一場豐盛的文化盛宴。
活動現場,熱鬧非凡,人頭攢動。演出節目內容豐富多樣,既有傳統的元宵節元素,又融入了相當一部分民俗元素,深受觀眾喜愛。演出在歡快的舞蹈中拉開了序幕,精彩的表演引得觀眾陣陣掌聲。其中,舞蹈《鬧元宵》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讓人們感受到了濃濃的節日氛圍。
此次元宵節活動,不僅豐富了村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弘揚了中華傳統文化,增進了村民之間的情感交流,得到了大家的好評。
朱樓村:彩燈映月 謎趣橫生
濃濃的年味還未散去,元宵節的鐘聲已經敲響。為了慶祝傳統節日元宵節,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民俗文化,讓轄區內的孩子們感受節日的氛圍,2月23日,朱樓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開展“彩燈映月 謎趣橫生”活動。
花燈,又稱燈彩,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工藝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后,人們都掛起象征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顒蝇F場,志愿者向孩子們講解燈籠的起源與發展、寓意以及制作流程。在志愿者的帶領下,大家興致勃勃地制作屬于自己的燈籠,他們按照步驟依次折疊、粘貼、拼接、組裝,不一會兒,一個個漂亮的燈籠展現在眼前。無燈謎不元宵,活動最后的猜燈謎游戲環節中,孩子們開動腦筋、踴躍參加,或凝神思考、或互相探討,一個個謎底被逐一揭曉,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開心、幸福的笑容。
小小花燈傳遞著美好祝福,更蘊含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下一步,朱樓村將持續發揮好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陣地作用,組織豐富多彩的文明實踐活動,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