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4-24
14:58
來源
南通發布
4月18日上午,通州區石港鎮石東村一名年過七旬的老人來到村委會哽咽著說:“書記,我老伴剛剛去世了,我看到鄰居最近都把祖墳遷到公墓了,我最信任你,你幫我看看我能不能把祖墳與老伴一起移到公墓?!?/p>
面對遷墳問題,從群眾的不理解,到現在的主動要求,這是石東村文明的進步。今年,石東村規劃高標準農田建設,平整區范圍986畝,涉及墳墓遷移約280多座。
“高標準農田建設由‘小田并大田’,不僅能有效緩解農村老齡化嚴重,部分田塊‘無人種’‘不會種’的難題,還能進一步提升耕地質量,實現機械化種植,從而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高標準農田建設中,遷墳工作是極重要的一環?!笔瘱|村黨總支書記鎮小燕介紹,為了推進殯葬改革,石東村充分利用“有事好商量”平臺,邀請區政協、鎮黨委、各黨派人士以及村干部、群眾代表協商遷墳工作。通過發布公告,廣泛宣傳,進行宣傳引導和政策解讀;網格員上門宣傳動員,召集基層黨員、小組長開座談會等;同時黨員帶頭,帶動群眾積極支持配合,截至目前,石東村已遷移墳塋272座。
動土遷祖墳,在民間是大忌,受傳統觀念和風俗影響,不少村民存在抵觸情緒,遷墳工作遭到很多人反對?!拔沂且幻h員,又是村民小組長,我不帶頭誰帶頭。”石東村24組王宇華第一個站出來,主動跟親戚做工作,爭取到親戚們的支持,在他的影響下,24組圓滿完成首要遷墳任務,同時鄰近小組也全面行動起來。36組村民朱冬林接到村兩委的通知,與兄弟姐妹一商量,也主動配合,完成了遷墳工作:“遷墳是為了建設高標準農田,是為了鄉村發展,我們應該積極配合?!?/p>
據悉,2023年度石港鎮高標準農田建設改造提升項目建設1.35萬畝高標準農田,共涉及志田村、睹史院村、花市街村、金莊社區、四港村5個村居,2023年6月底項目開工,同年12月底基本完工,完成土地流轉4146畝,項目區內墳塋遷移1984穴。
2024年石港鎮高標準農田建設改造提升項目共涉及北渡村、石東村2個村居約0.6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計劃遷墳795座,目前已遷墳572座。
為確保遷墳工作順利開展,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對涉及高標范圍內墳塋的搬遷事宜,四港村全面謀劃,統籌推進,以村民小組為單位,摸清墳墓信息和位置底數,多次召開議事會,整理完善搬遷方案;同時,利用“微信群+入戶宣傳”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并發放800余份告知書,使遷墳工作廣泛知曉,引導居民轉變思想、支持搬遷。
面對村民的思想顧慮和切身利益,四港村村兩委調整方式方法,把握“先易后難、重點突破”的理念,深入居民家中耐心講解相關政策,傾聽居民訴求,設身處地幫助居民出主意、想辦法,及時協調解決遷墳工作中遇到的難題,打消大家的顧慮。最終,四港村克服重重困難,順利完成高標范圍內700座墳墓的搬遷,全力保障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順利開展。
推進殯葬改革,公益性公墓建設是關鍵點、切入點。四港村出資196萬元,在該村18組新建安息堂,該集中安放點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建筑物面積755.16平方米,建有單穴351門、雙穴1071門,同時做好做優保潔、登記等服務工作,目前已使用格位數超50%。
說到遷墳工作,四港村黨總支書記吳建峰頗有感慨:“去年3月,我們開始做墳塋搬遷的宣傳動員,對于遷墳,村民的思想普遍比較傳統,存在很多不理解的情況。對此,我們挨家挨戶走訪,講政策說道理,最困難的一戶村民家我們前前后后走訪20多次。如今,老百姓的觀念逐漸改變,安息堂發生了由‘要求群眾進’到‘群眾要求進’的轉變,綠色殯葬已逐漸成為四港村的文明鄉風新時尚?!?/p>
“以前墳地周邊雜草叢生,每逢年節祭祀,一不小心就會引燃周邊的荒草。今年來掃墓,不僅環境好了、交通方便了,也能積極響應政府綠色掃墓理念,還能把我們的家園建設得更美麗,能給子孫后代留下更好的生活居住環境,我們要大力支持。”四港村13組黨小組長費國兵說。
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石港鎮高標準農田項目負責人曹義表示,石港鎮將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契機,抓細抓實墳塋搬遷工作,大力宣傳綠色殯葬理念,進一步引導居民群眾樹立良好的社風民風,持續加強石港鎮精神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全力打造鄉風文明新風貌。
(記者徐愛銀 通訊員夏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