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7-17
14:43
來源
如皋市長江鎮義圩社區
“民之所想即我所思,民之所盼即我所求”。7月17日,江蘇省如皋市長江鎮義圩社區發布信息:廣大居民日思夜盼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移風易俗新載體——社區“易俗堂”正式建成,歡迎本社區以及相鄰社區居民前來辦理紅白喜事。
一段時期,農村婚喪嫁娶中的攀比心理和功利意識越發嚴重,紅白喜事動輒幾十桌,每桌上千元,講場面、比闊氣,花費巨大。更有甚者,借此宣傳封建迷信思想,表演低俗趣味節目,敗壞了鄉規民俗,拉低了村民素質。為此,義圩社區“兩委”直面現況,將移風易俗作為鄉村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決定建一座“易俗堂”,從民間紅白喜事入手,積極推行文明新風尚,全面提升社會文明程度。
說干就干。很快,社區投資80多萬元的一座占地面積600 平方、鋼架結構的“易俗堂”在社區辦公樓西側興建,不少居民聽說后,紛紛前來出謀劃策。2024年6月,大方、簡潔、實用、新穎的“易俗堂”基本建成,內設烹飪間、操作間、宴會大廳等,相關設施設備也一應俱全,還制定了文明辦餐規章制度等。據介紹,“易俗堂”一次最多可擺40桌,一桌像樣的菜肴成本只需要600元左右。居民如果有活動需求,社區無償提供場地、設備、餐具等。居民自帶廚師,自購菜系、佐料,只需繳納電費、水費、保潔費,很受周圍居民歡迎。
都說,移山易,移俗難。為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破除陳規陋習,引導社區居民樹立科學的理想信念,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社區以此為陣地,經常開展“倡導移風易俗 樹立文明新風”宣傳活動。黨總支書記薛井全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熱情講解什么是移風易俗和推進移風易俗的意義等,并列舉許多生動有趣的典型事例,引導大家崇尚科學,轉變思想觀念,鼓勵居民喜事新辦、厚養薄葬、喪事簡辦等,反對鋪張浪費,凈化社會風氣?!捌咭弧逼陂g和高中畢業季,社區組織黨員和居民代表參觀易俗堂。通過一系列活動,進一步營造了“移風易俗 從我做起”的濃厚氛圍。
居民黃大爺老伴去世。正愁自己如何為老伴辦理后事之際,社區干部告訴他在社區的“易俗堂”可以辦。結果,一切辦得非常順利,既方便又省錢……大家對“易俗堂“贊不絕口。
(馬 俊、包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