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11-01
15:24
來源
江海晚報
10月29日上午,記者在通州區石港鎮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來到了位于馬道村的丁建家中。今年76歲的他,守著一人一屋,度過三餐四季;很長一段時間,他靠一己之力托起了一家四口。
突發意外 一場大病壓垮了一個家
1987年3月17日——這是丁建永遠無法忘記的日子。那年,他39歲,在原三河村當村干部。他的一雙兒女分別上初中、高中,均是未來可期。然而就在那天,“黑夜”突然降臨——妻子昏迷不醒,被診斷為重癥神經病毒性腦炎。10多天后,病情發展迅速,妻子不幸成了植物人。
“長期昏迷,大小便失禁,四肢肌肉萎縮,意識也完全沒有了?!逼拮踊疾『?,一家人的重擔都落在了丁建一人身上。孩子的生活起居交由親戚幫忙照顧,他本人常常起早帶晚,醫院、村里兩點一線,給妻子洗漱、喂飯之后再趕去上班。即便辛苦,他卻從未想過放棄。他說:“作為丈夫,我不能放棄她。作為父親,我不能影響孩子未來的生活。所以,想盡辦法我也要把她治好。”
在醫院待了近半年才重新回到家。丁建還記得,當時家門口的雜草幾近膝蓋,自己一下子瘦了30多斤,家里的積蓄花光了不說,還欠下了數萬元的債務。
不辭辛苦 長年累月守護著這個家
2000年左右,丁建從村干部的崗位上退了下來,全身心投入照顧妻子的生活中去。他每天早上5點半到6點之間起床,給妻子擦臉、喂牛奶,8點前再喂一頓稀飯。此外,每天保持一根香蕉、一顆雞蛋,雞蛋碾碎了和在粥里;每周至少開兩頓葷,用魚湯或者肉湯煮粥給她喝,保證營養攝入充足。無論酷暑還是寒冬,到了晚上11點,丁建習慣性起來再給妻子翻個身,以防她生褥瘡。
這些年,為謀生計,他在種田大戶組建的農業合作社做過技術輔導,在鎮上的菜市場做過物業管理?,F在,丁建又在附近太陽能廠打打零工,以賺取微薄的生活費。另外,妻子每月可獲得不到一千元的殘疾補助,還有就是政府購買服務,由專業護理中心為其提供一周兩次的上門服務。這些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生活的壓力。
丁建表示:“現在孩子們都有了自己的家庭,我只要一門心思陪著老伴兒,把她照顧好就行?!?/p>
心懷希望 相信生活定會越來越好
一間平房,四個隔間,幾個櫥柜、幾張桌椅床鋪便填得滿滿當當。雖然如此,我們還是在最顯眼的位置看到了丁建精心培育的兩盆花草。“最近才養的,這樣家里也多了幾分生氣?!彼χf。
最近幾年,讓丁建最開心的事莫過于妻子有了些許意識?!坝写?,我打開電視給她聽一聽,忽然看到她嘴角動了下,輕微地露出點表情。之后,我就經常跟她說說話,偶爾還會有反應?!彼技按?,丁建專門準備了一輛輪椅,天氣好的時候就推著妻子到外面曬曬太陽、吹吹暖風。
當問及“家里還需要些什么”的時候,丁建擺擺手說,“沒什么需要的”。然而在當地居民的眼中,丁建30多年親力親為、無微不至照顧妻子的舉動讓人倍受感動。石港鎮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有可能的話,可以給他添置一臺洗衣機。這些年來,他幫老伴兒換下來的衣服全是手洗,特別是以前還沒有尿不濕,每天都要換洗,冬天甚至手洗破了皮。”丁建隨之說道:“最難的時候都扛過來了,相信往后的生活定會越來越好。”
(記者楊鎮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