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12-13
12:43
來源
海安市城南實驗小學
為教育引導廣大少年兒童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近日,海安市城南實驗小學本部校區四(8)中隊的部分隊員來到李堡鎮楊莊村尋訪了對越自衛反擊戰一等功臣、“孤膽英雄”——蔡正橋爺爺。
蔡爺爺早早地穿上軍裝等候著我們,看到我們的到來蔡爺爺臉上露出了慈祥的微笑。隊員代表滿懷敬意地給蔡爺爺敬獻鮮花,佩戴紅領巾。隊員們圍繞在英雄身邊,聆聽著蔡爺爺講述自己在軍隊和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的親身經歷。
蔡爺爺是海安市李堡鎮楊莊村人。1982年11月份參加軍入伍,1985年7月入黨,1988年12月份退伍。在服兵役期間,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除了戰火的洗禮和考驗,他們還要長年累月地蹲守暗無天日的貓耳洞,忍受饑渴、蚊蟲蛇鼠叮咬,挑戰人類身體極限。
在一次執行布雷任務時,蔡爺爺發現了一個敵人的哨位。他孤膽奇襲將哨位炸毀,自己全身上下共15處負傷,昏迷了整整三天,與死神擦肩而過。想到那段刻骨銘心的戰斗,想起生離死別的戰友,蔡爺爺幾次熱淚盈眶。由于戰斗中的突出表現,他也被北京軍區授予“孤膽英雄”稱號,榮立“一等功”。
聽完蔡爺爺的英勇事跡,隊員們無不被蔡爺爺不畏艱難、不怕犧牲的精神所感動。但蔡爺爺一直強調自己不是英雄,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犧牲在戰場上的戰士,他最不能忘懷的戰友。是啊,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更多我們看不到的人為我們默默負重前行。
戰場上的英雄,地方上的好漢!回鄉后的蔡爺爺常年默默支助戰友和困難群眾,用心關愛孤兒,用大愛書寫了精彩的“老兵新傳”。在他的影響下,妻子韓英和他并肩作戰,默默奉獻,甘于付出,用實際行動踐行一位軍嫂的無私大愛。
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蔡爺爺胸前的徽章熠熠生輝,那一串串金閃閃的徽章在無聲地述說著屬于他的榮耀,隊員們情不自禁地撫摸著那沉甸甸的徽章,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隊員們紛紛表示:現在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輩用鮮血換來的,要以蔡爺爺為榜樣,刻苦學習,勤奮向上,銘記歷史,傳承紅色基因,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奮斗!
臨走時,蔡爺爺不忘叮囑隊員們要好好學習,長大為祖國的強盛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紅色的故事耐人尋味,紅色的精神激蕩人心,一顆顆愛國的種子也悄悄地在隊員們心中生根發芽。城南實驗小學高鳳英中隊的隊員們用自己的腳步去丈量,用自己的雙眼去發現,用自己的親身體驗去感受紅色基因,爭做新時代好少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我們堅信,有著深厚家國情懷的青年一代必定會成長為堪當時代大任的嶄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