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上午,陽光灑滿通州區川姜鎮望海臺村。“關愛一線牽”欄目組在村干部的帶領下,走進了幫扶對象陳永全的家。盡管已至頤養天年的年紀,陳永全卻單身獨居,并身患高血壓、高血糖等慢性病,生活來源僅靠月均千元的低保維持。然而,他從未抱怨命運的不公,反而以微笑和樂觀為自己撐起了一片天。
初見陳永全,他正悠然自得地坐在門檻旁的小板凳上,手中握著一把小鏟子,細心照料著菜園里種的大白菜與小青菜。見到我們的到來,他滿臉笑意,熱情地招呼:“快進來坐,屋里暖和!”
和印象中獨居老人不同的是,陳永全的家雖簡陋粗糲,沒有幾件像樣的家具,但卻被他收拾得井井有條,充滿生活的氣息;臥室內的擺設簡單質樸,一張硬板床、一張舊桌子便承載了他獨居生活的全部。
據望海臺村黨總支副書記張杰介紹,陳永全老人的生活并不容易。他一輩子未婚未育、無兒無女,晚年生活全靠不遠處侄子的偶爾照應,并由于長期患有高血壓和心急(心臟病的一種表現)等慢性病,他從年輕時便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所有的生活來源都靠村里幫他申請的低保和農保維持?!叭欢鎸ι畹钠D辛,他從未抱怨過一句,總是以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睆埥苷f。
“我一個人生活,就要自己照顧自己,內心要強大,不怕困難。”在采訪過程中,回憶起幾個月前在家中突發心急、摔倒的那場意外時,陳永全仍心有余悸。
去年9月的一個清晨,陳永全突然感到胸口一陣劇烈的疼痛,心急的癥狀再次發作。村干部緊急將他送往醫院,經過一系列檢查,確診為心急癥狀加重,需要立即住院治療。
談及就醫經歷,陳永全深有感觸:“發病時沒有人陪著,去醫院需要掛號,住院也需要人陪護?!蓖瑫r,住院的一個月時間里孤獨與無助如影隨形,沒有親人陪床,鮮有朋友探望。
治療期間,扣除報銷外,還需要自費2000余元,對于每月僅靠900多元低保和300多元農保維持生計的他來說,無疑是巨大的負擔。
腿腳不便,
生活質量無法保證
“老人耳朵有點背,你要跟他說話的話,得趴到耳朵邊喊,聲音說大些?!痹谝慌缘拇甯刹刻嵝训?。原來,今年已76歲高齡的陳永全隨著年齡增長,背開始佝僂,腿腳也變得不利索,就連日常溝通都需要“費些力氣”。
但陳永全逢人都是笑嘻嘻的?!澳銈兘裉炷軄砀伊牧奶?,我很高興?!标愑廊珜τ浾哒f。雖然在本該含飴弄孫的年紀卻孤獨無依,但陳永全從不抱怨?!扒皫啄晁眢w好的時候每天都拔菜、騎個小三輪上街賣呢!”張杰回憶道。
此前,他一直獨居在20世紀80年代建造的老舊房屋中,因年限久、未經修繕,房屋格外破舊,地面、內墻均為泥土,天花板還有幾處漏洞,房屋堆滿了木頭、雜物,雜亂無章,居住安全和衛生條件無法保障。
同時,隨著農村空心化現象的加劇,農村老人日常生活物資的購買非常困難。特別是對于像陳永全這樣行動不便的獨居老人來說,更是如此。
“村里的小店和商販幾乎消失殆盡了,我購買米面油都需要靠鄰居幫我帶回來?!痹谑稣f獨居生活遇到最大的不方便時,陳永全的語氣略顯沮喪。
多方關愛,
生活有了暖心依靠
“感謝政府!這次改造我一分錢沒有出,居住環境比以前好了很多,特別是有了新的衛生間后,解決了我多年來用馬桶上廁所和沒辦法在家洗澡的大問題?!眮淼轿萃?,陳永全熱情地為我們介紹經改造后家的新變化。
2022年,在川姜鎮政府的幫助下,村里為他申請了2萬元的危房改造補貼?,F在,新建的屋子明亮寬敞,門前新鋪的水泥地干凈敞亮,讓他再也不用擔心下雨天會走路打滑。
同時,為了解決村里獨居老人購買生活必需品不便的問題,望海臺村會定期組織集中采購,為獨居老人提供柴米油鹽等生活物資。同時,村里聘請的清潔工也會一個月兩次前來拜訪老人,無償為他們打掃衛生,統計生活所需,和老人們聊聊天解解悶。
陳永全說,村里的人都是善良樸實的農民,他們平時彼此間相互照應,形成了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在農忙時節,鄰居們會主動前來幫忙,他也會給鄰居贈送自己種的蔬菜;在閑暇之余,他們也會聚在一起聊天、下棋、打牌。每逢傳統佳節,村干部和鄰居們都會熱情地邀請陳永全一同慶祝,并給予他生活上的各種幫助。
談及有什么心愿時,陳永全說得最多的話是“還有什么不滿足的”。“現在鄰里和善,村干部負責,讓我能幸福地安享晚年?!标愑廊χf。(文中幫扶對象為化名)
(記者王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