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1-13
10:35
來源
南通日報
“在這里養老,吃住都方便。哪里不舒服,需要打針吃藥,護士直接到房間來服務,很貼心?!苯衲?9歲的母秀花老人在南通市北護理院已經住了近4年,說起護理院的生活,老人很滿意:“這里吃喝無憂、心情愉快,最重要的是健康有保障?!?/p>
與傳統的養老院不同,市北護理院是“醫中有養”,集醫療護理、康復促進、臨終關懷等服務于一體,設有全科醫學科、內科、外科、康復醫學科等多個診療科目。同時,又能提供生活照護、一日三餐、清潔衛生等多項日常生活照料服務,滿足自理、半失能、全失能,以及失智、半失智等不同老人的住養需求。“目前,崇川區37家養老機構中,有22家是護理院?!背绱▍^衛健委家庭發展科相關負責人介紹,醫養結合的護理院,如今成為老年人的首選。
統計顯示,崇川區60周歲以上老年人逾21萬人,老齡化率接近30%,其中,97%的老人居家、社區養老,3%的老人選擇養老機構。針對這一實際,崇川區深入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按照“一綜多專、智鏈萬家”的總體思路,構建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信息技術為輔助、醫養康養相結合的“濠享?!鄙鐓^嵌入式養老服務品牌,獲評全省首批示范性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地區、全國醫養結合示范區。
“一綜多?!?,即以街道為單位,構建1個或多個“15分鐘養老服務圈”,包括街道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社區長者驛家、街道日間照料中心、社區日間照料站、社區長者食堂、社區助餐點等六類養老服務設施,提供專業照護類、助餐服務類、醫養結合類等8大類22項養老服務。“智鏈萬家”,即加快數字化賦能,推動線上線下養老服務融合發展。在具體實踐中,崇川區探索鼓勵社會機構和民營力量參與,不斷完善“機構+居家+社區”醫養結合服務模式。
“我在這里每天都過得很充實,吃得好住得好,還有很多朋友?!卑贇q老人王寶英于2021年入住唐閘鎮街道高店社區“長者驛家”,在這里,她不僅可以得到日常生活照料,還有專業醫護人員提供健康護理。這一“家門口養老院”,就是由社區投入建設、南通市北護理院運營管理。
“長者驛家”負責人李霞介紹,“長者驛家”可以提供營養指導、中醫養生調理、運動健康指導、聯系緊急救護、就診綠色通道等健康維護和疾病管控方面的服務,實現“社區護理+居家護理+醫療銜接”三大功能,“方便老人就近養老,原址養老”。
將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辦,目前崇川區9家綜合能力較強的養老機構向居家老人開展延伸服務,服務站點達到140多個;16個街道有14個街道的居家養老服務由品牌護理院負責運營。秦灶街道、任港街道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虹橋街道、永興街道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等近40家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設施投入使用,26家社區食堂對外開放。
崇川區打造的“濠享?!敝腔垧B老服務平臺,服務對象覆蓋全區20.7萬名老年人。依托該平臺,通過“871-12345”服務熱線,可為老人提供助餐訂餐、家政服務、代辦代購等24小時集成式服務,通過平臺前端連接的智能手環、智能門磁、智能定位等終端設備,可以為獨居、空巢老人以及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等特定人群提供24小時應急呼叫響應服務。目前注冊用戶達到5000余人,線上服務老人30000余人次,實現技術賦能養老服務,讓老年生活更有品質。
(記者苗蓓 盧鋮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