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1-13
10:37
來源
南通日報
“反應體積只有原來的萬分之一,反應時間縮短為千分之一,極大降低了反應失控放熱或熱分解的風險。”6日,江蘇長青農化南通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亞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實施連續流技術改造后,本質安全水平得以提升。
近年來,我市在?;犯呶9に嚻髽I中大力推廣微通道、管式等連續流技術改造,8家涉及硝化工藝的危化品企業中,除1家即將關閉退出外,其余均已完成或正在進行改造,其他高危工藝企業也已開始連續流技術改造探索實踐,不斷提升化工領域安全科技支撐。
聚焦關鍵,源頭壓降安全風險
南通是沿?;ご笫校F有化工(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 207家。其中,高危工藝企業共100家,硝化工藝企業數量位居全省第一。
“危險化學品具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特性,一直是安全監管的重中之重?!笔袘惫芾砭志珠L徐榮介紹,硝化、重氮化等高危工藝大多采用釜式反應器操作,在強放熱反應過程中通常伴隨劇烈的熱量釋放,熱量容易在反應器局部聚集,一旦溫度失控就容易引發爆炸,造成嚴重的安全事故。
為此,市應急管理局靠前作為,從硝化反應工藝著手,在全省率先推廣連續流技術,源頭壓降安全風險。與傳統釜式間歇反應相比,以混合、放熱反應為主的微通道、管式等連續流反應器具有反應時間短、持液量低、連續化生產、反應過程易控制等優點,運行過程中的安全性能大幅提升。
長青農化是南通首批實施連續流技術改造的硝化工藝企業之一。陳亞軍介紹,公司其中一款原料藥產品生產過程中涉及硝化反應,屬于重點監管危險工藝。經過改造,原先的3臺1萬升硝化反應釜被壓縮為2個1.3升的微通道反應器,物料反應時間由原來每批12小時降為5.9秒,現場無須人員操作,進一步降低安全生產風險。
技術改造,安全經濟雙向發力
在南通雅本化學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微通道反應器、管式反應器等設備分布在不足9平方米的區域內。設備布置空間從兩層降為一層,占地面積僅為原先的兩成,相當于從一套loft公寓變為一個小房間。
公司總經理陳海華介紹,微通道反應器內部由三塊特種陶瓷功能模塊板組成兩個腔體,相當于“三明治”結構,每個腔體持液量僅260毫升,微小的空間內物料能夠充分混合和熱交換。兩股原料先在微通道反應器中進行預反應,再進入管式反應器中繼續反應,微通道反應器配套專用的制冷加熱控溫系統和管式反應器夾套的冷凍水則及時將重氮化反應產生的熱量移除,實現反應和溫度的穩定性控制。
微通道連續流反應替代傳統的釜式反應,持液量從原來的750升降為10.5升,重氮鹽在體系內的停留時間大大縮短,安全系數大大提升。陳海華說,在此前研發設計時的熱量測試中,10升左右的溶液放熱量為1800千焦,釋放氣體為0.11立方米。如果說一旦發生意外,傳統反應釜爆炸相當于一枚炸彈的話,現在僅相當于點燃了一個小鞭炮。
生產過程更安全之外,綜合效益也明顯提升,由于反應過程中重氮鹽分解和發生副反應的幾率大大降低,雅本化學如今重氮化工藝的反應收率從原先的89%提升到94%。而在長青農化,以2000噸/年的產量為目標,傳統釜式反應每年需耗電21.6萬千瓦時,而微反應器僅為1萬千瓦時。
指導幫扶,高危工藝“能改競改”
眼下,隆昌化工連續流改造項目已投入試生產。公司總經理丁佐龍告訴記者,去年改造項目申請試生產前夕,恰逢市應急管理局邀請省專家上門指導,結合專家整改意見,企業第一時間進行調整,項目進展更加順利。
為了讓過程更安全的連續流“微”反應技術在更多企業得以運用,應急管理部門充分摸排統計,定期調度相關企業改造提升進展情況,及時研究改造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確保項目“快車道”建設投產。市應急管理局與江蘇省化工本質安全研究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篩選一批行業龍頭和科研院所,真正將技術引進來。
我市還在審批備案、安全監管等方面出臺了相關政策。比如:將連續流技改項目列為安全提升項目,地方應急管理部門及時與審批部門對接,優化縮減審批手續;將“化工(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在危險化工工藝使用微反應技術是否到位”作為安全生產行政處罰自由裁量上的“削減”類裁量系數;明確實施連續流技術改造的企業在積分管理中可加分。
一系列務實舉措,充分激發了高危工藝企業“能改競改”的意愿。截至目前,除雅本化學已率先完成重氮化連續流升級改造外,另有4家企業的重氮化、氯化、烷基化連續流技術改造也已處于立項階段。
(記者 俞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