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1-15
10:50
來源
南通日報
“報告以數字說話、以項目說話、以事實說話,全面客觀總結了全市發展取得的成績,充分展現了作為經濟大市的擔當與作為。”13日下午、14日上午,市十六屆人大五次會議各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展望今年工作,代表們認為,按照工作報告指引,堅持干字當頭,增強信心、迎難而上、奮發有為,扛起勇挑大梁責任,做大總量、調優結構、創新引領、提升能級,在長三角城市中比地位、沿海開放城市中比活力、萬億城市中比貢獻,一定能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大助企力度,精準鍛長補短,全力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張強代表說,目前,不少企業面臨著國內國際市場的重重壓力,要拓市場、增效益,做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質量創新,要通過抱團發展、資源互補實現增量,加快發展速度。他希望政府能為上下游本地企業開展對接活動,在本地實現內循環,增強企業活力。楊紅斌代表深切感受到營商環境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他說,將繼續加大在如皋的研發、新建及技改項目投資,重點打造思源全球輸配電制造重點產業基地,目標今年實現訂單90億元,五年內實現營收300億元。慶九代表建議市政府深耕精細化工領域,引導行業向高端發展。同時整合全市資源,推動市級產業鏈的形成,優化資源利用,促進產業創新與提升。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統籌抓好產業鏈、科技、資本、央企、服務業、文旅、現代農業等領域招商。沈曉彥代表建議組建全市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常態化開展海洋經濟招商活動,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海洋產業和涉海企業支持,扎實推進全省沿海地區新型電力系統規劃建設,前瞻布局低空經濟、氫能和新型儲能、深遠海裝備等未來產業。陳向陽代表建議設立專項研發資金,鼓勵企業加大對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投入,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王加福代表建議,在跨境電商產業基金設置運營方面,要進一步形成和優化政府資金、民營資本的融合運作模式。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落實提振消費專項行動,繪制“南通好玩·南通好物”全域全時全齡消費地圖。海安今年謀劃開展家居展、汽車展、房展會、燈會等各項促消費活動,加快推進“好房子”建設。陳厚根代表表示,作為海安星湖001商圈的主導者,他支持商圈擴容升級,大力引進線上零售、寵物經濟、健康保健、戶外運動等商業模式,舉辦首發、首秀、首展,開展滿減、折扣、贈品等活動,激發即時消費欲望。黃曉峰代表說,全市“四圈兩集”之一的南通中心休閑旅游商圈就定位在蘇錫通園區,去年奧萊火爆開業,接下來他們將加快推動耐克、阿迪等折扣首店入駐,同時加快探索灣水公園、國際馬術俱樂部等一批周邊文旅項目,進一步豐富消費場景。周健代表說,文旅項目投入大、回報小,希望未來市級層面能出臺更多文旅項目扶持政策,鼓勵新項目,扶持好存量重點項目。錢鎖梅代表說,2024年,家紡園區高標準舉辦“好家紡·南通造”2024南通家紡消費季系列活動,線上線下實現交易超600億元。今年,家紡園區將繼續提升家紡全產業鏈層次和水平,努力實現產業規模最大、產品質量最優、家紡設計最強、載體平臺最全、環境生態最好的“五最”目標。杭衛平代表說,他們將開發科技、智能、健康的家居產品,從銷售端解決用戶的痛點和需求點。朱家伶代表表示,作為一名深耕南通家紡市場多年的家紡人,將通過打造南通家紡品牌,增強消費者對南通家紡的消費信心。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聚力建設更高水平國家創新型城市。儲呈平代表說,鑫緣生態絲綢產業創新賦能鄉村振興項目成功通過中國工業大獎公示,順利完成生物型接骨空心螺釘大規模注冊臨床試驗任務。今年將全面推動蠶絲骨釘注冊報證工作,加快投放市場步伐。同時加快絲綢織造陳舊設備的淘汰速度,形成高檔絲綢服飾面料的支撐力。王咸華代表說,在未來的發展中,恒輝安防將持續深耕功能性安全防護用品、超纖維新材料、高端綠色橡膠新材料行業中的關鍵和共性技術研發,增強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朱軍代表建議,支持一批創新能力強的企業沿著“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領軍企業”的培育鏈條進階,推動全市高企集群擴量提質。施宏杰代表表示,通州灣示范區將用好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引導企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探索開展(近)零碳園區試點建設。陳大凱代表說,他們企業建在南通,由上海張江集團投資,作為南通上海產業創新跨區域協作的產物,未來,將抓住協作發展契機,加快推進南通三期工廠建設。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聚焦打造面向科技前沿的現代工業名城,大力實施產業能級提升、科創人才引領、擴大有效投入。宋才華代表表示,他深受鼓舞,也倍感責任重大。他所在的江蘇嘉通能源有限公司將于一季度啟動三期項目,先行建設一座加彈車間,主要生產半消光、大有光等產品,以進一步豐富產品線,提升市場競爭力。杲先鋒代表說,近年來,他們企業積極布局智能車間、無人駕駛叉車、無人駕駛物流車的研發和應用,新的一年里,還會繼續加大研發投入,解決一些智駕芯片關鍵技術,實現國產替代。翟峰代表表示,過去的一年,對于中小企業來說,確實過得不容易。作為南通本土的科技型民營企業,有信心立足實體經濟,聯合科研機構、產業上下游產業鏈共同開發,突破一些技術難點。推進新型工業化,是南通實現產業升級、提升競爭力的必由之路。王純文代表表示,支持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引入智能制造技術。鼓勵企業采用綠色生產方式,減少污染排放。同時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如智能裝備、海洋船舶等領域,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使南通成為名副其實的工業名城。秦兆瓊代表建議,大力推進綠色產業園區、綠色工廠建設,積極引進各種資本,形成產業引導,擴大南通市工業名城綠色發展美譽度。
(記者 趙勇進 陳嘉儀 徐書影 黃海 陳靜 任溢斌 袁曉婕 陳可 吳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