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1-15
15:07
來源
江海晚報
龍舞豐年辭舊歲,蛇迎盛世賀新春。今起,本報推出《新春走基層》專欄,記者、編輯將走鄉村、入社區、進企業,傾聽來自基層的聲音,為勞動者放歌、為奮斗著鼓勁。接下來請跟隨我們的腳步,一起走進基層,感受新春。讓我們在歡聲笑語中共同見證這個節日帶給我們的溫暖與力量,讓愛與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不斷傳遞、生生不息。
臨近春節,90后寶媽、安徽籍“新南通人”姜金花的花樣饅頭店迎來了一年中的訂單高峰期?!耙惶斓臓I業額最多有七八千元,有時候趕訂單,需要通宵做花饃?!苯鸹ㄕf,上周五,她和店員為了給一位百歲壽星趕制一個十層的壽桃花饃,就忙活到凌晨兩點。
改良花饃,“通”味十足
昨天上午,34歲的姜金花和幾名學員正在店里忙活著。“這是剛做好放涼的玫瑰花饃和向日葵花饃。我們用食品級的保鮮膜把它們包扎好,再做成花束出售?!苯鸹ㄕf,這種花束饅頭尤其受到年輕人的喜愛,幾乎每天都有這樣的訂單。
花饃,也稱“面塑”“面花”“花饅頭”“花糕”,是一項歷史悠久的非遺技藝,尤其在北方地區廣受歡迎。在山東,過春節有著“過大年,發面蒸花饃”的風俗?;x是山東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之一。早在6年前,這項非遺技藝就被姜金花帶到了南通。
2019年,因疫情失業在家的姜金花在網上偶然刷到了山東非遺傳人劉冰清制作花饃的視頻,她對那些造型獨特的創意饅頭“一見鐘情”,不顧家人的反對,只身前往山東拜師學藝。
“我從小就喜歡做飯,尤其喜歡做面食?!被蛟S是天賦使然,僅用了10天時間,姜金花就學成回通,開始了自主創業之路。然而,她將北方的花饃“復制”到南通后卻遭遇了“水土不服”?!氨狈金z頭有嚼勁,都是實心的,不太適合南通人的口味,銷售并不好?!庇谑?,姜金花決定改良配方,在面粉中加入雞蛋和牛奶,并經過充分發酵,讓饅頭變得松軟;同時,自制豆沙、奶黃、紫薯等餡兒,讓“通版花饃”口味更豐富。
匠心設計,傳遞別樣年味
為了迎接蛇年的到來,最近,姜金花特別推出了一款名叫“發財蛇”的創意花饃?!澳闱?,這條蛇寶寶戴著一頂可愛的虎頭帽,兩只手捧著一只金元寶,背上還寫著一個‘?!帜?!”姜金花笑著說,這是她查閱了相關資料,并結合熱心顧客的建議,專門設計的一款“發財蛇”造型的花饃,整個制作工藝需要3個小時。最有意思的是,掰開花饃,蛇寶寶的肚子里還藏著8只金元寶,寓意“財源滾滾”。
“做花饃很費工夫,需要經過榨汁、和面、壓面、做造型、發酵、蒸熟等一系列工序。其中,靈魂便是發酵?!?姜金花解釋,一旦發酵過頭,饅頭發大了,造型會不好看;即便造型再好看,發酵不到位,口感也不好。她告訴記者,復雜造型的花饃還需要經過兩遍流程,“先做主體,再做配件,這樣就需要兩次發酵,兩次蒸熟”。
正說著,又一籠剛蒸好的“發財蛇”出鍋。面對記者的鏡頭,姜金花表演了這一創意花饃的“點睛之筆”——為了讓“發財蛇”更招人喜愛,她用仙人掌果實榨成粉紅色的果汁,再用噴槍噴灑在發財蛇臉蛋上?!斑@叫上腮紅,我們的蛇寶寶是不是更惹人憐愛了?”她有些“得意”地說,這款創意花饃才推出幾天,就接到了百余份訂單。
帶徒傳承,點亮餐桌“國潮風”
這幾天,姜金花的店里來了幾名學員,分別來自安徽、四川等地,這場景和6年前她遠赴山東學藝如出一轍?!翱雌饋砣菀?,做起來難。尤其是發酵的火候很難掌握,需要把握好面團的‘手感’?!?3歲的學員袁春芳說,要做好花饃需要細致、耐心,這是個磨性子的手藝,急不來。
為了幫助和自己一樣的寶媽自主創業,這兩年來,姜金花還通過帶徒的方式培養了40多名花饃手藝人,以四五十歲的中年人為主?!拔艺诜e極申報崇川區非遺傳承人,未來希望帶動更多年輕人加入花饃的傳承創新中,讓餐桌上的‘國潮風’更加時尚多元。”
為了推廣花饃非遺制作技藝,原來對新媒體一竅不通的姜金花專門報了網課,學習拍攝、剪輯短視頻,日常通過抖音、微信視頻號、小紅書等平臺做宣傳,讓她的生意越做越火,還吸引了南京、常州、鹽城等不少外地“粉絲”。
“今年要一直忙到大年二十九,然后趕回安徽老家過年。忙并快樂著,因為我用親手做的花饃向他人傳遞了幸福和溫暖,讓更多人吃上了屬于咱們中國人自己的‘中式花饃蛋糕’?!苯鸹ㄍ嘎叮隽诉@一行才知道,南通這座“長壽之鄉”的確名不虛傳,幾乎隔三岔五就有百歲老人的子女來預訂花饃。就沖著給老人們添福添壽的這份喜慶,她會繼續堅守這門老手藝,為通城的餐桌增添更多創意好滋味。
(記者馮啟榕)